
我不相信主場優勢讓加拿大得到最多金牌.
從2002(還是03) 申請到冬季奧運開始 加拿大內部就有很多的反彈, 當社會主義大學的學生被給予的信息是: 這是個會讓加拿大負債, 浪費能源,忽略社會邊緣團體的資本運動會, 到了開幕前, 都還有人抗議, 靜坐, 他們捍衛大自然, 社會均衡與平等, 喬治亞運動員死亡意外, 大雪不夠,
這大概是世界上最不捧場的 '主場'.
沒有人, 甚至是自己人都沒預料到加拿大會拿這麼多金牌, 但是溫哥華辦到了.
每個國家辦奧運的動機不同, 有些國家是死了心的要最大, 最好, 最高, 最長的煙火, 最多的表演者, 最多的志願者... 有些國家是精神喊話叫你要最好, aim high, go for the top...
這和教育制度也許有很大的關係, 我在台灣和美國看到的是 要當最好的, 你可以是最好的, 不要放棄當最好的那個, 但我在加拿大的日子從來沒有半個人和我提起過什麼叫做'最好', 什麼叫做'你一定要拿第一名. 我得到的是反思, 是critical thinking, 是質疑, 挑戰, 對象都是自己, 你怎麼想, 你怎麼看, 你怎麼和人辯論, 你怎麼包容別人.
加拿大人給這個世界一個漂亮的反擊, 它從來不是嚷嚷最大聲的它不是最先進的, 它不是最愛現的, 這個大國家靠著小人口 三千萬人證明了它和每個偉大運動家的精神一樣.
挑戰自己就會發光
with glowing heart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