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唱過三年.
"橫三年, 豎三年,
這一回你去了幾時來,
難道又三年"
2006年9月24號. 我踏上倫敦. 圓了我的碩士夢.
我總知道在人生某個時段, 這是我必須完成的事情.
這個決定似乎不是我願意做的, 而是它逼著我做.
我哭哭啼啼地過了前兩個星期.
心裏不甘願但身體還是很有效率的把家用品一一搬回家.
在買延長線, 菜刀, 碗盤, 餐具, 柴米油鹽的同時,
接受了這一切. 每掏出一次錢 就再一次的面對現實
再一次的說服自己. 可以做到, 應該做到.
來倫敦的決定讓我失去很多, 卻得著更多.
不能形容的成長和覺悟
來到人生的中期. 更無所謂的檢視自己.
也必須殘酷的教訓天真亂來的個性.
說不出來的憂愁.
今天下班後仍在開會. 我們在利物浦街美麗的公司
落地窗望出去是最近狼藉的世界金融重心, 它已另一種方式殖民其他屬國.
所提及的杜拜, 印度, 台灣, 中國的地方保險 都只是小不拉咭
附屬的子公司, 都只是半張powerpoint slide就講完的小地方,
感覺好遙不可及又事不關己.
Foster的Gherkin 在我眼前閃啊閃, 它在窗外. 正對我. 看它就使我憂愁.
提醒我那是我無法完成的夢. 無法參與我喜歡的城市規劃和建築.
咖啡已經是第三杯了. 原子筆還在不停的揮動. 紀錄.
總是生活過我 而不是我過生活...
夜更深了. 走回安靜的辦公桌, 感應燈隨著我的腳步
又一路亮了起來.
1 則留言:
一直知道妳很想進這個圈子,可是我想妳也清楚 planning其實是很local又草根性的,如果妳沒在一個地方待的夠久,是很難讓人覺得妳ok的.妳很有能力,但在某一個行業的經歷等都是需要時間累積的,這也就是妳可以輕易進入保險業的原因吧.即使我擁有交通背景,在找都計相關顧問公司時,也不停的被質疑.
我雖然是愛情白吃,不過關於工作學分我到蠻有經驗的.如果真的想待,現在開始也不遲啊,妳只需要工作之餘多看點法規,想做設計就去學軟體(妳那朋友叫teresa?)只要擁有這些,以妳的能力馬上就能進一間consultancy或事務所,做個幾年擁有經驗了再想辦法跳進那些國際級大公司當小主管(在foster新進人員不見得比較好,分工相當精細,妳可能整天都在畫3D圖或是整天都在寫法規).
到最後就怕妳待一下就對 planning感到失望...
聰明如妳其實都知道自己在幹嘛,只是想跟妳說不要輕易放棄夢想...
anyway, good luck with everything...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