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ost-war的時代下長大除了教科書裡會教你很多溫良恭檢讓的事情以外, 最常被提醒的就是環保議題--要資源回收, 要注意全球暖化, 水污染, 重金屬...等等. 八八水災過了一年後的今日證明的是--我們仍做的不夠多.
台灣比我小時後想像的美多了.
台灣人心則不一定--為了什麼都可以討伐.
不過哪裡的人心又好了?
在英國, 公司的人與其把100多頁印錯一頁的報表整批丟在垃圾桶(還不是資源回收), 也不願意從新印那一頁就好. 或是大整理時把好端端的資料夾一個個的丟掉, 把標籤重新印好貼上不就又可以用了嗎? 環境章程, 管他是京都還是哥本哈根, 在先進國家是個大玩笑. 台灣小學一班級收集的廢紙大概是一家公司一個人一天浪費的資源.
種樹的男人沒有放棄. 我也還沒.
照片: 大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