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頌母文


搬家搬到整個忘記母親節。前天我和先生想起來的時候一陣驚慌。
兩個媽媽的禮物怎麼辦啊啊啊啊啊。婆婆的禮物在昨天順利買好。
台北這裡,禮物情況還不明朗。
因此決定寫下感人肺腑的母親故事一表我對我媽的愛和感謝。(這樣也行)

我媽是室內設計師,美術底子好,美感高,眼光佳。
小時候我在放空幻想,或是喊好無聊想出去玩的時候,
她會建議一些我不是很明白的活動。
例如, 素描(完全不受到兒童歡迎)。

雖然我天分不差(大言不慚),小學班上畫畫,書法分數也不低。
但在她的高標準下是無法過關的。
我們當時畫馬克杯。模棱兩可畫了兩下後:
“這個陰影沒有畫好”
“下筆輕重要注意”
“你要想光從那裡來的啊” (到處都是光啊媽媽)
"你看我畫的和你畫的差這麼多" (...那不是當然)

那個階段我是個很沒志氣,常常偷取家裡的描圖紙描故事書裡的公主動物們。我媽說模擬到一個程度要開始自己畫才好。有時候早上起來,我的圖畫會被修改,大師臨時來一筆,於是公主們居然眼睛裡有星星,整體配色也比較好看了。一張圖馬上不一樣了。

長大後我知道畢卡索是誰的時候曾經很沒大腦地和我媽說我不用在乎陰影啊,畫的像不像,因為我可以畫抽象畫,像畢卡索一樣。我媽立刻叫我別傻了,
“你不知道畢卡索早期的寫實畫有多棒”
然後開始重述大道理,所有的事情都一樣,基礎有多重要,不要妄自菲薄,要把根基打好云云.

2009年我在倫敦國家藝廊的畢卡索特展中果然看到許多精湛的作品,
心裡馬上會響起一般25歲以上的人會想到的一句話 “我媽果然是對的”。

後來這句話在人生中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

另外一次,我和我媽說我要一個新書包。大概是5,6年級的時候。
那個時代所有小女生都狂迷日本三麗鷗系列。 常在明耀 和 Sogo的專櫃看有出什麼自動鉛筆,有什麼新墊板,鉛筆盒...人氣明星不外乎永遠不敗的Hello Kitty, 還有林志玲也好喜歡的雙子星小天使,偶爾男生也會買的大眼蛙,還有美樂蒂兔子...等。 我這個俗人當然也是跟著潮流,所以要我媽買下個書包給我的時候,一定要買三麗鷗的啊!
鋼鐵人版的kitty看起來好威~

我媽不是很喜歡我這種盲從潮流的態度,但說她會去看看再做決定。結果盼啊盼,我媽某天終於跑去買了書包給我。超級興奮的我,打開後..... 嗯..... 這位是??
   

這位叫做winki pinki的貓「出產」於1989年,整體來說不是一個很熱門的角色。通常以格子裙的造型出現。主要顏色不是少女粉紅色系,而是穩重的深藍、暗紅、格子的主題,身邊常有一條小魚。這個書包最奇怪的地方是,它是軟的! 

要知道,在學校會扼殺一個小朋友的靈魂大概就是 “你為什麼和我們不一樣”這件事情了。
全光復國小大概95%的人都是用硬幫幫,像個盒子,外面有兩個金屬扣,關書包的時候一定會有 ‘咖’ 一聲的聲音的那種書包。 貓書包沒有,是兩條軟皮帶固定起來。

我媽說,“這個好看!我買給你的這個是全店最好看的。”
“為什麼一定要和別人一樣?”

以上兩句話,後來在我的人生也經常出現,但不只是我媽說的,
還有我後來的男朋友,就是現在的我先生。

由於我資質駑鈍,實在接受不了軟書包這回事情,陷入糾結的情緒(有這麼誇張?)想到小朋友要以異樣眼光看我的書包(誰有空理你)就開始擔心。
我媽不管,叫我背背看。而且叫我 “看仔細一點”.... 嗯...靜下心來看,好像不難看....
看了一陣子了以後,嗯,雖不想承認,但其實還蠻好看的!

事實證明,這書包真是挺時尚的。它的顏色和光復國小的深藍制服相當搭,大小比例也剛好,可以放課本,又不會過大,坊間其他書包像個行李一樣壓在小孩身上。前面還有兩個口袋。最好笑的是,背出去後,通常獲得到的稱讚都來自於大人圈,例如英文班,音樂班的老師。可能小朋友真的還是只會認自己‘看得懂’的東西。

這是我最後一個可以自由選擇的書包,上了國高中後用的都是學校統一的帆布包。這個貓書包,成為我最喜歡的書包。

我和Ernie聊到這段往事的時候他除了啼笑皆非以外,還非常同情我媽。然後很認真地和我說“Chris, 聽你媽是對的”“Chris, 好險你有你媽” (我也不是這麼沒救吧)

我媽和Ernie一樣,是極度細心的人。買東西給我的時候總是全方位的思考後才做下決定。所以東西不只是好看而已,還具備許多道理。 

到了現在,如果要和Ernie一起買什麼,可不能只說,"我喜歡所以買這個","因為很好看",而是要像律師舉證一般 :

“除了好看,它還很輕”
“不用的時候可以折起來”
“很划算”
“不擋位”
“容易清”
“很衛生”
“有典故, 有意義”
 "比例很適合"
“手工很細膩”
“是天然的材質”

( 以上各key word僅供和我一樣身旁有設計師母親以及建築師老公的同胞們好好筆記起來,急迫的時候記得馬上使用,他們會變得比較容易說話~)

和Ernie相處的過程,讓我開始懂得我媽的一些想法和做事方法,也才能體會, 原來我媽做很多事情都是想得這麼透徹後的決定。為了子女,其中用的腦力和辛勞真是難以言喻。

總體來說,如果我今天在素養和涵養上能被別人稱讚的話(誰要稱讚你),那我媽真是功不可沒。有些話雖然我當下可能沒有聽懂,或是選擇不聽她的話,但事後證明,周杰倫說得沒錯,媽媽的話還是要聽。

祝我媽媽,母親節快樂!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沒有反省

不解決問題就算了,人為自己創造許多問題,
戰爭、憂鬱症、瘦肉精
要疼自己,寵愛自己,愛自己
所以去小島,按摩,spa, 買衣服,做臉
把精力花在自己身上,沒有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
而選擇養肥的還是壞死的靈魂,還有無止境的奇怪物慾。

其實, 你不值得

不值得寵愛自己。
至少我覺得我不應該。

還有很多更美好的事情,我們應該更竭力地去做。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我奶奶


有一次我奶奶帶我去台大醫院
我似乎已經二年級了
小兒科醫生檢查看診後, 告訴奶奶我還有某針預防針還沒打.
"等下到隔壁去給護士打針" 我一聽就很擔心,
不想打針, 不想打針阿...
已經那麼大了, 還要脫內褲打屁股針, 好丟臉唷!

等待的時候一直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只有幾秒的事情, 一下就過了...."
"媽媽說想別的事情, 讓自己分心就好了"
(等下, 媽媽這番話和對付我失眠的時候的方法怎麼同一款?)

真的到了護士那裡還有一點點的氣勢,
但護士阿姨逗弄我笑說,
"楊思勤, 會不會怕打針啊? 該不會哭吧?"
聽這種話才想哭哩! 幹嘛嚇唬人啦....

不過我奶奶很酷
也不知道事不是了解我愛面子的個性
她很平靜地說 "不會的, 我們家這個不哭的 "
然後對我說 "對吧, 我們才不哭"
也沒安慰我, 或抱抱我

不過她一番話講好像上戰場前將軍給你批上一個大盔甲
不知道為什麼不用怕的感覺,
大概我太愛面子了, 奶奶都給人家保證不哭了, 我要是真哭,
不是很不給我奶奶面子? (自己愛面子就算了還幫別人愛)

於是真的沒哭, 奶奶還說 "你看, 不哭的" (應該很得意~)
從那次以後, 再打針就都沒哭了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一只箱子能帶妳去哪裡


來倫敦後五年內第四次搬家. 
有一只IKEA的紙箱一路跟著我. 
今天看見2006年自己的筆跡, 寫在紙箱的海運單上,
依稀記得那時未知的心情, 在Surrey大統華旁的郵局寄出兩只箱子.
奶奶那時還留給我一床薄被, 說英國有暖氣, 不用厚重被子,
媽媽從台北給我買了灰藍色整套的單人床套組, 這兩樣我是隨身帶著.

決定獨自前往倫敦是做了決定後才開始害怕. 

從來沒住過宿舍, 身為寄居客, 做什麼都難.
我沒想過住家裡有多幸運, 房間像是我的城堡, 想裝飾什麼就能照著自己心意
想多買個喜歡的茶杯組, 海報, DVD, 多半都能找到合適的位子收藏它們. 
我媽是個念舊的人. 所以包過我和我弟的第一條嬰兒毛毯還收者,
幼稚園表演的綠色麗嬰房童裝(當然我弟和我妹也都穿了)也還在. 
我想我多少承襲了她的個性. 

'東西' 有我的靈魂. 所以要我遠行, 等於是把一部分的自己丟棄.
我沒有那麼瀟灑, 可以隨住隨丟, 隨搬隨買
紙箱內帶了的家當像嫁妝一樣陪我來了英國. 
當初以為讀一年書就會回台灣工作, 而因為不同事情一一發生, 
現在的我真的要結婚. 當年陪我來的被子, 湯鍋, 盤子還在, 
但搬家前夕的今天我丟了那時帶來的砧板, 還有其他繁瑣的東西.

越活越少東西, 有些人不喜歡囤積物品, 那令他們無所適從, 並且害怕. 
他們習慣以最少的物資過活. 不浪費, 也不寄情在東西上.  
我不能說他們沒有感情, 掌控的好的人, 應該算是真正有感情的人. 
把對物品的喜愛完全形而上化. 
是這樣嗎?

無論如何, 我的東西是越來越少了. 我沒有一個固定的家, 這讓我為難.
我還得流浪. 我得習慣丟棄.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應該努力記得, 
或是在我要丟棄的時候幫它們拍照? 

人的長大和成熟似乎是一種忘記的過程. 

我不想忘記.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雨天雨夜


雨和愛情一樣, 最常拿來被詩人吟誦
惆悵, 遺憾, 兩者都有酸楚的香味
我十六歲時, 禮拜五上完鋼琴課都跑莊敬路上巷子口的一家書店. 
老闆是個小兒麻痺, 初開幕只有一樓.  一台電腦放在櫃台上, 加入會員可以打折也可以借書. 
我買了書就跑到隔壁的咖啡店用簡餐. 奶奶正在午睡, 沒人弄午飯吃. 
一份150的商業簡餐對學生來說還蠻奢侈. 算週末給自己的犒賞.

剛考上高中第一學期, 那陣子老下雨. 
淋的一身濕, 黑布書包發出霉味. 
老闆娘的餐點變化很多. 烤秋刀魚, 匈牙利牛肉飯, 蒜香雞胸, 附冷熱飲
坐著從濕的吃, 到乾的吃
我都靠窗坐. 可以聽得到下雨的聲音. 
摩托車騎士穿黃雨衣一路滑行. 
野貓睡在冷氣機上的雨遮下, 
水溝外的葉子碩綠碩綠的搖擺

世界令人非常滿意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隔一座山丘再想你

傍晚飄雨, 細風柔絲
看得出來沒有情感在我眼前的這條路上
一戶小人家屋頂, 煙囪冒著氣
沒有人招呼
沒有人散步
沒有人有空看地上蝸牛爬了多久
無華 無傷 無果 無魂縈夢牽
最好一路丟棄自己
或把一部分的自己留在哪裡
等到需要的的時候去拿回來就好

這樣也就不必篤定的和任何人交代
"我盡力了"

一路走, 不能停, 別吵我, 這沒有趣味也不是悲劇
我只是一直在走, 一直不安, 一直鼓起勇氣, 一直享受被允許享受的事情
一直提心吊膽直到剛才.

必須暫停, 必須隔一座山丘再想你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AA 2010/2011

自從來倫敦後來沒看過AA的畢業展. 每次都和Bartlett 撞期. 
今天剛好經過, 明天才正式開始的展覽, 學校裡面當然還有一大堆的人在趕工.
縫的, 補的, 刷的, 釘的, 掛的, (就是沒有畫的)
人滿為患, 未完成的東西又很多, 決定擇日再來.
 
這是我小晃一圈最喜歡的作品, 簡而易懂, 而且和我研究所時期喜歡的理論Shinking Cities有關. (Shrinking Cities 能以小眾之軀撐到今日令人欣慰). 
模型的基座用超便宜白色膠帶黏出來, 照片拍不清楚, 但質感很浪漫

擇日會再回去看個完整. 
給學生的建議, 我知道font小好看是真的, 但對年紀大人來說很吃力, 眼睛無法對焦. 
除非這是要迷惑教授的方法之一, 不然font 12也是有她的美感, 可多使用

真的